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利用自身移植肿瘤进行个体化药物筛选

时间:2018-04-02位置:北京来源:智康博药

导语:医科院肿瘤医院,协和医院、北京肿瘤医院、301医院、307医院联合进行。

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利用自身移植肿瘤进行个体化药物筛选

传统肿瘤治疗主要依赖对肿瘤组织的病例分型及诊断来判断最佳临床治疗手段, 现代分子靶向药物的兴起带来以分子诊断为核心的伴随诊断技术和方法,用以指导设计临床用药方案。这些方法虽然大大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但是却离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治疗还有一定距离。

    患者自身移植肿瘤动物模型(i-Graft™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个体化药物筛选手段, 其核心基础是利用自身移植肿瘤与患者自身肿瘤的高度类似性,在完全不影响患者正常康复和治疗的情况下,对多种药物进行药敏性试验,从而帮助主治医生判断并设计下一步的最佳治疗方案。移植肿瘤动物模型通常是在患者接受外科切除手术或者肿瘤组织活检的时候,将肿瘤组织直接接种到免疫缺陷的实验小鼠皮下。当接种的瘤组织长大之后,肿瘤块将被手术切除,并且分割成多个体积较小的肿瘤组织接种到多只小鼠皮下, 然后通过对核瘤小鼠给药的方式进行多种药物筛选。

    相比基因检测手段而言,这种实验方法可以同时筛选多种,甚至数十种可能的药物治疗方案,而且不需要事先知道肿瘤对药物敏感的基因机制。至于文献中报道过的利用患者肿瘤单细胞悬液或者肿瘤组织块在培养皿中的药物筛选方法,由于肿瘤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生长速度远大于癌细胞的生长速度, 这种方法不能帮助我们判断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与此相对照的是:只有肿瘤细胞才能在小鼠体内生长,可以使我们能够准确判断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和杀伤作用。文献表明,患者自身移植肿瘤动物模型与患者肿瘤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具有高度相关性。

这种实验手段已经在美国几所著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例如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开展,主要针对胰腺癌,肺癌,肠癌,肉瘤等等恶性临床疾病, 并且已经有数篇成功案例发表。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利用自身移植肿瘤模型发现丝裂霉素对一位四期恶性胰腺癌患者的肿瘤具有很好疗效。该患者在临床中对一线化疗药物吉西他滨进展之后改用丝裂霉素, 肿瘤得到有效抑制,患者目前已经存活超过6年。

该临床试验由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牵头,协和医院、北京肿瘤医院、301医院和307医院联合进行,本项目计划在三年内收集100例病例,并且针对每一例进行5-10种药物筛选,尝试发现最有疗效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该临床实验于2014年7月份启动临床试验方案研讨会(图一), 2014年8月份取得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图二),正式进入临床试验。

 

图片1.png

图片2.png

精选试验

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利用自身移植肿瘤进行个体化药物筛选

最近试验

Copyright © 2015 北京智康博药肿瘤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344号